第一天 Luke路加福音13:10-17
安息日醫治駝背的女人
經文中那位婦人被邪靈纏身十八年,使她彎腰駝背,無法直身而立。或許在我的生命中,也有一些事情令身體、心靈或靈性上感到沉重。花點時間,與主一同回顧並確認這些事。這位婦人可能一直衹能低頭看著地面行走,試想像陪她走一段路,看看腳下的地面,那是她每天所見的景象。她在行走時心中有什麼情緒?再讀經文一遍,當耶穌按手在婦人身上時,她的外貌與神情何有變化?「她立刻直起腰來,就歸榮耀與神。」(13節下) 現在,回到那些讓我感到身心靈沉重的事物,當我在感受或承受這些事的時候,想像主正以深切又憐憫的目光注視著我。知道耶穌看見自己使我有何感受?讓我向祂祈求醫治的觸摸,並讚美上帝。
第二天 Ephesians以弗所書2:19-22
神居住的所在
「你們不再作外人和客旅,是與聖徒同國,是神家裏的人了」(19節),想像這個家,裡面充滿了獻身於神國的人,那是一個怎樣的場景?在這個家裡所有的信徒中,我特別想和誰有更深的認識和交談?是一位我敬佩的神的僕人?或是一位在信仰旅程上指引我的人?現在想像一下,耶穌是這個家的核心和房角石。知道祂在這裡有什麼感覺?再讀經文時,留意這個家的建造是從起初我們還是外人和客旅的時候就開始了 。保羅將這個家描述為「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」(22節)。此刻,就為我所認識的這個基督徒群體禱告,感謝主住在我們中間。
第三天 Romans羅馬書8:26-30
軟弱有聖靈幫助
「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;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」(26節上),此刻,讓我將為要禱告的一件事帶到主面前,或許我不知道該如何為這件事去禱告,因為我難以用言語去描述。現在想像一下,我靜靜地將要禱告的這件事,或某ー個人,放在主面前。當我這樣做的時候,想像聖靈環繞著我,探索我內心的感受和渴望。「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替我們禱告」(26節下),或許我可以與聖靈一同禱告。「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,叫愛神的人得益處,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。」(28節) 再讀經文一遍,我在甚麼時候曾經歷這節經文的真實?此刻,回到我為要禱告的那一件事,深信主已聽我的禱告,一切皆在祂的手中。
第四天 Romans 羅馬書 8:31-39
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
在這段保羅寫給羅馬信徒的書信裡,我們也許會被保羅的熱情感動 – 他描繪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愛是一份不能動搖的愛。這些安慰的說話是寫給當時生活在異教崇拜和敵意環境中的基督徒。「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?」(35 節上) 花點時間在心中思量這問題。也許我身邊有人無法理解我的信仰,嘲笑我所信的,甚至我因為信主而面臨威脅。「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」(36節下),我的信仰曾經歷過哪些考驗?想像保羅對我說:「神若幫助我們,誰能敵擋我們呢?」(31節下),我可以讓這說話改變我嗎?再讀一次經文,記住保羅對困苦一點也不陌生。縱然他多次遭受逼迫,仍向羅馬的信徒傳達神藉耶穌基督所彰顯的愛。既知道我們永遠不會與基督的愛隔絕,我的生活會有何改變?我的內心有何感受?
第五天 Luke路加福音14:1-6
耶穌就治好那人
想像自己與耶穌一同到「法利賽人的首領家裏去吃飯」(1節),我知道法利賽人的目的是要窺探耶穌,我在這場景中有甚麼感覺?我感受到現場的氣氛是怎樣?看看那患水臌的人,他就在耶穌面前(2節上)。水臌在今日就是稱為水腫,因過多液體在身體組織間積聚,最常見會導致腿部和腳踝腫脹。面對這疾病,那人一定感到十分不適。那人的樣子是怎樣?耶穌望著他的時候有甚麼表情?然後,耶穌轉向法利賽人,問他們:「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?」(3節下) 法利賽人保持沉默。讓我在這沉默中停留一會,我認為有甚麼話沒有被說出來?注視耶穌如何醫治那人,讓他離開(4節)。縱然當時的氣氛可能有點緊張,耶穌卻無懼法利賽人對祂的看法,祂只按父神的旨意行,充分展現了祂在安息日治病的自由,因為祂是安息日的主。在事奉主的時候,我們有時可能會介意他人的目光或批評,若果我可以不理會這些目光或批評,那會是甚麼感覺?耶穌再次將注意力集中在法利賽人身上,問他們:「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裏,不立刻拉他上來呢?」(和修版5節) 想想當時的情景。「他們不能對答這話。」(6節) 在現場的寂靜中停留片刻,感受此刻的氛圍。今天這經文讓我有甚麼反思?有甚麼地方最觸動我?